手机版

建行山东省分行:以实干践行为民初心 让张富清事迹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09:51:00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23日讯 (山东台综合广播 李兴苗)488支“张富清金融服务队”、351支“张富清党员突击队”、452个“张富清服务示范岗”……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建行山东省分行以老英雄张富清为灯塔,将精神力量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民生发展的生动实践。

放眼齐鲁大地,从渤海之滨到鲁南山区,从城市商圈到乡村田野,无数“张富清式”的建行人正用脚步丈量民生、用服务温暖人心,用实际行动谱写出金融为民的新篇章。

“金融+公益”书写服务民生新篇章

4月22日至27日,首期“光明之家”独立出行训练营在济南顺利举办。活动中,建行山东省分行团委、私人银行部联合组建的“张富清党员突击队”中近30名志愿者全程护航视障学员开展定向行走训练,并引领学员体验建行无障碍网点、探访韩美林艺术馆、行走大明湖畔。通过“场景化教学+全流程陪护”机制,协助学员掌握多项独立出行技能。

据悉,“光明之家”独立出行训练营是由建行山东省分行向山东省盲人协会捐赠的公益项目。项目根据视障朋友们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系列课程,分为定向与行走基础训练、社会适应训练和特色拓展活动三大系列,以助力视障群体掌握正确的独立出行基本技能,增强其社会生活积极性。目前,该项目正相继在济南、泰安、德州、烟台、临沂、济宁6个地市落地,约覆盖150名左右视障学员。

这是建行山东省分行创新“金融+公益”,提升服务效能的一个生动注脚。如此暖心的服务,在齐鲁大地随处可见。

在威海,日前,威海经发支行党总支联合辖区内财政金融局党总支及市分行人力资源党支部,为威海市首家“爱心粥屋”送去了生活物资,为环卫工人等弱势群体提供“爱心粥”志愿服务。这一服务,已经持续了7年。

在烟台,每年春天,烟台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都会来到芝罘区向善街慈善文化馆,与“星星”儿童共赴春日约定。在这里,通过向“星星”儿童讲解反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教授“星星”儿童简单的生活技能,汇聚起金融向善的力量。

在济南,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慈善公益研学、泉城义工爱心助学等公益活动,正一步步擦亮“泉馨”品牌……

以公益之心,行金融之道。建行山东省分行正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将金融服务与公益事业深度融合,以金融为笔,以公益为墨,书写着服务民生的温暖篇章。

“绣花功夫”织就金融服务“及时雨”

建行德州齐河支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成员小刘有一本手绘的“需求图谱”。图谱里详细记录着某企业哪个科室近期有职工子女升学,哪位员工计划置换住房,甚至有谁正在备考在职研究生。“张富清老英雄能记住乡亲们的柴米油盐,我们当然要记得客户的‘家长里短’。”小刘说道。

要记住客户的“家长里短”,要在客户最需要的时候把金融“及时雨”播撒到位,一直以来,这都是建行山东省分行的服务态度。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小刘所在的“张富清党员突击队”还独创了“三线工作法”,即:线上24小时企微随时答疑、线下“10分钟应急服务”覆盖县域重点区域、后台个贷审核岗在线实时审批。2025年以来,他们累计为145位客户解决了总计3200万的资金需求。

前不久,突击队成员小张接到某单位员工李先生的电话时正值饭点。因母亲突发疾病,李先生急需一笔手术费。了解情况后,小张放下筷子就往医院赶,为李先生申请建易贷、联系支行后台审核、指导李先生资金划转。“从打电话到办理完,前后不到一小时。没想到,建行把‘及时雨’下到了病床前。”攥着缴费单,李先生红了眼。

如此让人动容的场景,不是个例。

某工地上30多名农民工尚未拥有工资卡,且受限于长时间劳作与出行不便,港兴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了解情况后,专门开辟“绿色通道”,将金融服务送到了工地上。

在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经营小型超市的陈先生,因订货周转需要部分资金,但他腿脚不便,莱芜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第一时间快速赶到陈先生家对接,搞笑完成贷款投放。

一张20年前的老存单、存单上的名字与持单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同音不同字、身份证号也对不上……面对前来办理业务的王大爷,济南长清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没有打退堂鼓。调资料、翻阅纸质档案、进村走访、多部门沟通协调……终于,王大爷顺利拿到了本金和利息……

“建行人把‘为人民服务’刻进了键盘里、融进了流程中。”齐河县某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王先生深有感触,他所在的公司有100多名员工获得过建行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有次我开玩笑说你们这是‘金融特种兵’,他们却认真地说,我们只是以张富清老英雄为榜样,用‘针’本事下足‘绣花功夫’。”

创新服务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去年来,建行山东省分行持续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八大行动”。

“全球生姜看中国,中国生姜看莱芜”,伴随着这一区域特色品牌的叫好叫座,莱芜生姜迎来发展的大机遇。但对于企业、农户而言,做好外贸工作仍是一项巨大挑战。了解情况后,莱芜分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带着“乡村金融家”手册和移动终端走家入户进行政策宣讲,积极与种植大户及农资经营业主联系,详细了解生姜种植、销售、加工情况,并根据客户需求,配置信贷产品。

同时,团队深耕农业龙头核心企业客户,依托万兴、泰丰等核心企业上下游生姜交易场景打造产业链平台,耦合平台功能与业务流程,实现建行公有云与企业局域网互连互通,打通了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与供应商等渠道之间的信息流转交互,为企业提供了信息化生态合作渠道,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发展新模式,延伸了企业“走出去”的致富路。截至目前,莱芜分行已为生姜上下游企业、姜农发放资金贷款1.26亿元。

无独有偶。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质、扩容、增效有重大意义。然而,盐碱地改良期投入较大,改良后主要种植粮食作物,项目的收入和利润较低,每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有限;改良盐碱地都是属于农业用地,非建设用地,且产权分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合格抵押物,导致盐碱地综合利用相关项目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了解这一情况后,建行山东省分行以东营捷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黄河入海口盐碱地综合利用及耐盐碱种质资源培育项目为试点,适当延长贷款期限,采取股东保证方式,探索具备条件时增加农业用地经营权抵押,为该项目批复盐碱地改良贷款1.52亿元,期限15年,在当地同业和系统内率先实现了对规模化盐碱地改良的资金支持,趟出了盐碱地改良贷款的业务模式。

截至目前,建行山东省分行在盐碱地改良项目支持上已取得丰硕成果,已成功批复两个盐碱地改良项目,授信金额超2亿元,同时,还有三个项目正稳步运作,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支持的盐碱地改良面积累计将达到12.8万亩。

从莱芜山间的姜田到东营河畔的盐碱地,建行山东省分行以金融为犁、以创新为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沃土上深耕不辍。在这个过程中,“张富清事迹”早已融入每一笔信贷投放、每一次上门服务、每一项模式创新之中。

未来,建行山东省分行将继续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在深化公益实践、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航道上,书写更多“金融向善”的齐鲁故事,让以张富清奉献精神为代表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力量在新时代的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