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吸引2万名跑者尽览云南山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8:22:00    

5月18日上午7:30,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鸣笛起跑。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齐聚苍山洱海间,用脚步丈量风花雪月的赛道,追逐竞技体育的速度,体会户外运动的快乐,享受全民健身的欢乐。

据介绍,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是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马拉松赛事,今年主题为“为爱奔跑,情定山海”。同时,赛事持续发挥跨国体育品牌联动、强化区域合作纽带效能,持续助力与澜湄国家体育人文交流。

本次赛事由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理市人民政府、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大理州政府外事办、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承办,云南省路跑协会监管,云南行知探索体育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策划运营。

多国选手同场竞技 赛事“国际范”十足

赛事设置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情侣跑、欢乐跑、亲子跑五个组别,共吸引中国、澳大利亚、巴西、法国、荷兰、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以色列、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比利时、柬埔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坦桑尼亚、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的两万余名选手参赛。其中,国内选手来自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其中有77名港澳台选手参赛,省外选手占比达20.2%。同时,赛事还组织了全国警察赛中赛、澜湄国家选手方阵、一生一世情侣跑方阵、大理12县市乡愁跑方阵等特色队伍参赛。作为澜湄合作框架下首个跨国马拉松品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更是澜湄国家深化合作、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大理马拉松始于2012年,赛事让秀丽的苍洱风光与马拉松精神交融,迸发出绚丽火花。2023年,赛事成为落实澜湄合作第六次、第七次外长会成果的重要项目,升级成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进一步提升了赛事的对外交往价值。今年赛事延续澜湄友好合作,持续通过体育赛事活动打响云南体育“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积极服务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据悉,今年参赛选手相较2023年的12000人、2024年的15700人有较大增幅,国外选手数量也逐年递增。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比赛马拉松男子组前三名均为来自肯尼亚的选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被埃塞俄比亚的NEGASH ASELEFACH AWURARIS以2小时50分21秒净成绩拿下,中国选手罗洪花、李福银获得亚、季军。半程马拉松男、女子组别冠军获得者都为中国选手,男子组前三分别是蒋金志、赵磊、秦仲富,女子组周兴志、陈明爱、杨加丽收获冠亚季军。

赛后,主办方还邀请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各国嘉宾上台,与参与赛事的留学生代表交流合影,让留学生在大理这片土地能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关心。此次共有100余名澜湄合作国家外籍选手参赛。

文化元素汇聚 赛事“可玩性”受好评

“大理马拉松有着无可比拟的美丽风景,跑不动可以停下来沉浸式感受风花雪月。”云南著名跑步达人干草也参加了本次比赛,这次他“边跑边玩”,一会跟着专业选手跑速度,一会又停下来拍风景,运动、合影、欣赏白族唱跳,他一样都没落下,尽情享受了一次马拉松赛事。

今年在赛道上,赛事专门设置了大理12县市方阵,展示当地民族文化。与此同时,在体验了热情的赛道氛围后,不少选手也被今年完赛奖牌惊艳了。据组委会介绍,今年共设计了澜湄彩云蝶、大理蝶恋花、爱心连理枝、童心锁四种类型的奖牌,不同组别完赛后,参赛者都能拿到独属于自己的浪漫奖牌。来自天津的刘晓芳和史跃华携手完成了今天的半程组别赛事,夫妻俩表示:“奖牌很有特色,非常开心能够参加这次比赛。这条赛道很漂亮,我们来大理旅居半年时间了,早已爱上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更爱上这里善良淳朴的朋友们,希望明年继续参加。”

多年来,澜湄合作大理马拉松不仅成为马拉松爱好者的欢聚地,更是一场文化与友谊的交流盛宴。赛事凝聚起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在奔跑中触摸云南大理民族共生共荣的文化肌理,不断探索出“以赛促传、以传促兴”的民族文化展示新路径。今年赛事中,除了无处不在的民族文化,还有科技感十足的机器人助阵赛前热身。出发前,机器人与所有参赛选手一起完成热身,随后便进入服务岗位,开启赛事服务工作。据悉,这也是云南首次有机器人参与的马拉松赛事。

坚持绿色办赛理念 赛事“生态力”传播体育正能量

大理平均海拔约2000米,高海拔赛事也让部分参赛选手有了独特的赛事体验。为了保障比赛顺利进行,今年赛事组委会采用了全时段的智慧保障体系,让科技温度与运动激情同频共振。赛事指挥中心的巨型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医疗资源分布、保障力量部署等动态信息。通过多维数据融合分析,系统能够精准研判赛事态势,实现“一屏统览”的智慧调度。

从智慧调度到即时救援,从精准监测到科学干预,这场汇聚“数智力量”的体育盛会,不仅为跑者们的每一步奔跑保驾护航,更彰显出赛事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践行。除了积极做好赛事的保障工作,澜湄大理马拉松也在比赛中提倡“干净跑道,文明参赛”,倡导参赛者无痕跑步、文明如厕、安全参赛、互敬互爱,在为爱奔跑情定山海的同时,一起守护大理这片纯净的土地和这条最美赛道。

推动体育与文旅双向赋能 打造赛场即景点“新示范”

今年赛事继续落实“跟着赛事去旅行”理念,大理全州12县市联动,有37个景区免票或优惠向参赛选手开放,同时,还对参赛选手家属给予一定优惠。此外,免费乘公交、精心准备的赛前礼物、随处可见的志愿者服务等,都成为让人记住大理的小细节。“因为一场赛 爱上一座城”,在体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句话不仅仅是口号,更成为一座城市展示特色、文化、服务、温度的机会。

当下,体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已发生深刻变革,在“体育+”“+体育”的融合发展下,体育功能不断丰富扩展。近年来,云南体育不断以体促融,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云南体育打造“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部署,持续深入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深入推动文体旅融合,立足云南自然资源特色,聚焦主业,把资源经济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体育搭台、文体融合、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把因赛而起的“旅”变为因城而留的“居”,释放体育新消费核心驱动力,进一步实现体育产业和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今天,2025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理马拉松在各方共同努力打造下,已成为大理体育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大理发挥地方优势,主动参与澜湄合作的创新之举,更是以体育为主题,展示地方经济发展最新成果,开展对外人文交流的一次云南实践。下一步,云南体育将延续赛事合作内涵,加强运动员互访、赛事共建,延伸体育、文化、旅游、商贸活动以及建立澜湄合作马拉松赛事联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时助力大理从“赛事承办地”向“区域体育合作枢纽”的角色升级。

云南网记者 龙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