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长江防洪“生命线”,保障沿江板块安全度汛,区水利局全力推进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以“百日攻坚”之势抢抓工期。目前,一期工程的穿堤建筑物建设进度已超过80%,防渗墙施工也已完成40%。工程完工后,长江丹徒段堤防挡洪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日前,在位于高桥镇镇扬村的东五圩段江堤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加固新修筑的混凝土挡墙,江堤的高度较原先有了明显的提高。自今年3月6号东五圩机泵涵拆除破堤施工启动以来,整个项目进展迅速,施工单位仅用了30天时间,便完成了4座穿堤建筑物的拆除与复堤。据介绍,本次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高桥镇。目前,该工程的一期建设已全面进入攻坚阶段。一期工程主要聚焦防洪核心任务,优先实施12座穿堤建筑物改造,并建设8.84公里防渗墙,确保2025年5月30日前具备挡洪条件。
高桥镇水利农机站副站长姚东辰介绍,自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以来,工程通过“日调度,周总结”机制,目前日均投入90余名工人、15台大型设备,防渗墙建设势如破竹,日推进超过150米,穿堤建筑物完工率已达80%,较原计划提速20%。
在同步开展施工的还有高资街道东方桥南岸西侧迎水坡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单位面对地质复杂、杆线迁移等多重挑战,联合各家单位,凝心聚力、协同作战,以高效协作破解施工难题。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技术团队与勘察设计单位实时联动,动态优化施工方案,为工程推进扫清了障碍。此外,区水利局还严格落实从施工到验收的“全链条管控”,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创新建立了三级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区水利局规建科科长尹文说,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万无一失,目前工程各项主控指标,抽检合格率均达到100%,真正实现了速度与质量并重,为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建成后,高桥、高资两个板块的长江堤防防洪标准将全面提升至百年一遇水平,可以为两地5万多居民及3万多亩农田在汛期提供安全保障。同时,工程还将配套建设8.59公里的沥青防汛道路,不仅增强了沿江地区的交通能力,还将助力乡村振兴。随着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接近尾声,一条稳固的长江防线正逐渐显现,在这场与汛期的赛跑中,区水利局展现了在重大项目攻坚中的“丹徒速度”。
丹徒长江堤防应急治理工程项目负责人胡冰雪表示,下一步,区水利局将盯紧工程进度,包括完善挡墙、护坡工程和防汛道路等,同步开展生态修复,打造安全生态的沿江示范带,为百姓撑起安全伞,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