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越
5月20日,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南方电网公司牵头联合攻关的5个项目获奖。当天,南方电网公司发布《鸿联万物,度量古今——开源生态赋能计量数字化转型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合作倡议》,邀请合作伙伴携手拥抱开源生态,通过开放共享的技术生态、跨界融合的应用场景、规范有序的合作机制,加速计量领域智能化升级,共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入推进计量技术和管理创新,实施计量创新发展两年行动,积极打造智能量测体系,推动计量技术装备、管理水平、数据应用加快发展,构建电碳计量技术体系,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3.0已在广东上线运行,实现全国产化、全栈云化,算力提升10倍;计量自动化检定实现南方电网经营区内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5省(自治区)全覆盖,检定检测能力达2800万只/年;全面实施智能电表状态评价与更换,平均每年可节省智能电表更换成本13.5亿元。
万物互联
电鸿支撑更高精度计量数据采集融合
活动现场,南方电网公司围绕电鸿计量、电碳计量、量子计量等方面进行了科技成果展示,展现了在计量领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成果。
电鸿是南方电网公司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联合研究发布的国内首个电力物联操作系统,通过广泛连接源荷网储各环节,将电力基础设施拓展延伸至千行百业、千家万户,支撑更大范围、更高精度的数据采集融合,为计量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底座。“计量+电鸿”通过统一物联架构破解设备互联壁垒,可以实现泛在感知、泛在测量、万物互联、数据融通。
在广州市南沙区,电鸿智能电表内安装的非侵入式监测App可以实现漏电告警,能够让用户实时监测家中的用电情况。通过算法设定,电鸿智能电表还可将设备漏电或电动车入户充电等情况提供给消防部门,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在深圳市电鸿试点小区,电鸿智能电表辅助现场人员准确定位分支故障点,为快速完成复电提供支撑,用户停电时间相较以往可缩短半个小时以上。
在南沙区环市西路多元超充站,搭载了电鸿物联操作系统的120千瓦双枪快充桩可为电动车提供稳定高效的充电服务。
“过去不同品牌设备操作系统不一,就像说着不同方言,现在电鸿让所有设备都说起了‘普通话’。”据电鸿项目研发负责人蔡文婷介绍,给充电桩搭载电鸿物联操作系统,一方面可为数字资产“加锁”,提升充换电设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保障计量可靠性;另一方面促使设备组网灵活高效,充换电设施的可调节能力可快速集结,方便资源调度,电力设备间可即插即用、数据互联互通,提高不同类型车、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增强计量可信度。
精准计量
数字检定锻造公平之尺
在智能电表的应用中,准确计量是其核心。位于广东省清远市的数字化检定透明工厂里,一只只电表由机器人自动抓取上线,在检定流水线上接受严谨的“检阅”——从承受几千伏的耐压测试,到在毫安级微小电流下检验灵敏度,然后在规定的几十种测试负载下分别验证计量性能,确保每只装到用户现场的电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实现计量精准。这座依托广东省计量专项授权建成的全国规模最大的数字化电能计量检定透明工厂,每年为数千万家庭守护“用电公平”。在监控中心大屏上,检定业务实时动态更新,工作人员轻点操作按钮,千万只电表的检定结果统计清晰呈现,做到精准计量、心中有数。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计量中心自主研发的电能表检定系统标准性能自动核查技术,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检定准确度的全天候严密监控。
当数字化计量技术持续突破传统精度边界,一场更微观的计量革命已在量子领域悄然展开。在广东电网计量中心的量子计量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调试量子标准电能表。“量子标准电能表可基于量子电压、原子钟调控技术以及差分采样、同步测量技术,实现电能的量子化溯源。”广东电网计量中心工作人员纪伊琳表示,量子标准电能表测量准确性相比于传统技术提高了5倍,可以替代计量专业广泛应用的进口高端标准电能表,将显著提升我国高端电能计量仪器仪表的自主制造能力。
电碳融合
量出绿色发展“中国精度”
数字化浪潮重塑计量公平,计量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计量技术的革新正在重塑碳排放监测体系。动态电碳计量技术通过对电能量的逐级追踪溯源,可实时采集电流、电压、累计用电量等电气参量,计算出动态电碳因子,实时显示碳排放量数据,实现在线、动态、远程、精准计量每一度电的碳排放,让碳排放看得见、量得准。
在广东东莞康源电子有限公司,电碳融合计量表实时显示着企业用电对应的碳排放数据。“以往计算用电碳排放,我们只能根据相关机构公布的电碳因子等数据进行计算,其结果无法真正匹配企业用电碳排放情况。而通过电碳计量表读数,我们可实时掌握自身电碳排放情况,为企业制定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模式提供依据,让企业绿色转型有了‘碳导航’。”据该企业负责人牟勇介绍,目前该企业绿电消费占比从零提升至32%。用户的用电选择,正通过碳排放数据的“透明标尺”,转化为对绿水青山的守护。
在云南省昆明市,南方电网公司加快建设全国首个以绿色电力为主题的国家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基于南方电网公司智能量测体系和大数据中心,基地建成统一、开放、共享的绿色电力数据仓库和服务平台,全量接入南方5省(自治区)超过80万家分布式光伏及1.6万余家其他绿色能源,实现分钟级绿色电力计量数据采集、PB级数据存储处理及智能分析应用,实现对绿电的可观可测。如今,通过“南网在线”App,让用户绿色电力发电数量看得见、使用算得清、设计有依据、未来可预期。
据介绍,南方电网公司将紧紧围绕为能源生态系统相关方创造价值,着力完善智能量测体系、计量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体系和电能量数据应用体系,充分发挥计量在基础服务、创新引领、产业支撑、安全保障方面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该公司全面建成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加快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