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芙蓉国评论】革命母亲 《春晖》闪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8 15:54:00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春晖》近期在CCTV-8播出,该剧聚焦蔡和森(妻子向警予)、蔡畅(丈夫李富春)之母葛健豪,讲述一家人追寻革命真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壮阔历程。这位“革命母亲”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告诉我们,百余年前,“春晖”是哺育子女的拳拳之心,也是献身革命事业的信仰之光,百余年后,“春晖”仍在新时代的今天闪耀,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前行。

春晖育子女,一门走出四位中央委员。葛健豪一家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满门忠烈的革命家庭,作为一位“革命母亲”,“葛健豪一生为中国共产党养育出了四位中央委员”。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毅然典当嫁妆凑足学费送蔡和森走上读书救国的道路;她勇于打破封建枷锁,帮助女儿蔡畅逃婚、上学,自己年近半百考入长沙女校;她追求进步、寻求解放,勇敢踏上赴法勤工俭学的邮船,白天学习法语和新知识,晚上不停地做绣活补贴家用;她以开明的胸怀支持子女自由恋爱、投身革命,欣然为蔡和森与向警予、蔡畅与李富春的革命婚姻证婚。

葛健豪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们,他们沐浴着这种春晖,成长为中华民族铁骨铮铮的忠诚儿女和一代英杰,儿子蔡和森是中共第二届至第六届中央委员;儿媳向警予是中共第二届至第四届中央委员;女儿蔡畅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的领导者;女婿李富春是中共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他们一家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功绩。这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奇迹,更是母性光辉对旧世界最有力的抗争与胜利,葛健豪作为“革命母亲”,当之无愧,她“是我们每个革命同志学习的榜样”。

春晖映党性,革命母亲撑起信仰天空。在蔡和森结识了毛泽东等有志青年,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寻求中华民族未来出路的日子里,葛健豪一直默默地支持着他们,她是后生们眼中可亲可敬的“蔡伯母”,她的家是孩子们谈论时政、交流思想的聚会场所,革命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1918年,新民学会在葛健豪家中成立;1925年,葛健豪创办平民女子职业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爱国革命活动,学校一度成为湖南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的重要场所;1928年,已经63岁的葛健豪带着孙辈们奔赴上海,全力协助蔡畅、李富春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1943年,葛健豪在老家石板冲逝世,留下遗言“革命一定会胜利的”。

葛健豪是一位心系伟大革命事业的母亲,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春晖,她虽终生未正式入党,但她用一生诠释了对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的无限忠诚,那双丈量过法兰西土地的小脚,在中华大地上踏出的是一条无比坚实的革命之路,她以母亲之躯、以春晖之暖,无畏滋养革命火种,激励着无数革命志士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春晖励今朝,红色精神激扬时代新声。1919年12月25日,葛健豪在上海码头登船时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要活得有意义,我们现在去留学,将来回国就可以干一番救国救民的大事。”时光飞逝,2025年是葛健豪诞辰160周年,这位“革命母亲”留下的“春晖”,从未因时光流逝而黯淡,反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大的力量。

今年3月31日,双峰县葛健豪故居前,蔡氏亲属一行深情回忆着曾祖母葛健豪的革命事迹,与少先队员一道植树寄情、绿荫明志,先辈的壮志豪情与少年的青春理想穿越时空无声交汇。正如电视剧《春晖》编剧赵瑞泰所说:“深挖一口井,讲活一个人。”通过方寸荧屏,向观众讲述好葛健豪从“小脚老太太”到“革命母亲”这传奇的一生,激发后辈对信仰、责任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这既是编剧老师“几十年来一直想做的”,也是无数个我们应该从葛健豪的一生中,从《春晖》里学到的。(朱盛艳)

一审:谭洲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