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华侨藏品捐赠仪式在潮州市博物馆(潮州华侨博物馆)举行,由印尼潮州总会总会长曾国奎捐赠的8件藏品,跨越重洋“回家”。

据悉,为丰富馆藏文物,弘扬华侨华人爱国爱乡精神,推动潮州华侨博物馆高质量建设,2023年7月以来,潮州市博物馆广泛征集华侨藏品,广大海外侨胞纷纷主动捐赠。其中包括曾国奎在去年11月份捐赠的8件藏品。

此次捐赠的搪瓷炉、迷你鸡形熨斗、民国二胡等8件藏品,诉说着早期华人在异国他乡的简朴生活与奋斗足迹,见证了海外潮人对中华传统工艺的坚守。它们不仅为潮州市博物馆(华侨博物馆)的馆藏注入新的文化生命力,更是为学界探究海外潮州移民的生活演进提供了鲜活的物证载体。

潮州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发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潮州分馆”的平台优势,全面拓宽华侨藏品征集渠道,诚邀海外的华侨文物“重返故里”。同时也将持续打造一系列兼具深度与趣味的文化研学盛宴,吸引海外华裔青少年重返文化原乡,以华侨藏品为纽带,在海外侨胞与家乡之间架起共鸣之桥,让潮州文化的薪火在世代传承中愈发璀璨。
【知多D】
20世纪50年代搪瓷炉

20世纪50年代的搪瓷炉在印度尼西亚非常流行,包括在印尼的华裔社区中。这种炉子由搪瓷涂层的金属制成,设计简约、光亮且防锈,通常配有一个或两个燃烧器,以煤油为燃料。荷兰公司如Beccon Doetinchem和Dordrecht曾生产这些炉具并出口到印尼,因其质量优良和经久耐用而受到欢迎。搪瓷炉不仅是烹饪工具,还反映了当时的设计美学与技术。如今,这些搪瓷炉成为珍贵的复古收藏品,尤其受到印尼华裔社区和传统文化爱好者的青睐。
黄铜雕刻“陈源记”烟斗

黄铜雕刻烟斗与印尼华人社区密切相关,特别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这些烟斗是由来自广东和福建的移民带入印尼,不仅仅是吸烟工具,更是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尤其是在雅加达、三宝垄、泗水和棉兰等沿海城市的华人商人和商贾阶层,他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烟斗,烟斗上的雕刻通常会呈现出幸运符号或中国神话图案。在荷兰殖民时期直到1950年代,使用黄铜或白铜烟斗吸烟是华人家庭的传统习惯。随着现代香烟的普及,这一习惯逐渐减少。如今,这些古老的黄铜烟斗成为了具有高价值的收藏品,体现了印尼华人社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
槟榔切割工具

传统的槟榔切割工具,被称为“kacip”,自古以来在包括加里曼丹在内的印度尼西亚各地被广泛使用。Kacip是一种专门用来切割槟榔的工具,以便在嚼槟榔的传统中使用。该工具通常由铁制成,配有木制或金属的手柄,并常雕刻有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装饰图案。在加里曼丹,kacip在达雅族和华裔土生社区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功能和文化价值上存在独特差异。
花卉图案金属花盘

这种带有花卉图案的托盘,是印度尼西亚殖民时期常见的器物,特别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此类托盘通常具有独特的装饰元素,包括体现欧洲艺术影响的花卉图案。带有这种设计的托盘成为华裔土生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了本地传统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交融。这种托盘可能在20世纪初至中叶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雅加达、泗水和三宝垄等大城市的华裔土生家庭中,用于日常生活或款待宾客。
迷你鸡形熨斗

迷你鸡形熨斗大约在20世纪初开始使用,主要由印尼的华人家庭,特别是华人圈的土生华人使用。这个工具用于熨烫衣物。除了作为熨斗的功能外,迷你鸡形熨斗还作为社会地位和优雅的象征,常被中上阶层使用。在那个时代,迷你鸡形熨斗通过将炭火放入其内部的空间来加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传统的熨斗逐渐被现代的电熨斗取代,但它现在成为一种被收藏家的珍贵古董。
民国二胡

二胡是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广泛用于各种中国音乐形式,包括20世纪初印尼华人社区,特别是土生华人中。那个时期,二胡成为印尼华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尤其在宗教仪式或节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初的二胡,常用于传统的中国音乐表演,成为印尼华人社区强烈的文化象征。除了作为一种音乐工具,二胡还在加强土生华人与印尼本土社会之间的文化联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文化认同的传承与发展。
花鸟纹锡高足盘

带有孔雀图案装饰的金属底座托盘或垫子,是一种常见于殖民时期至20世纪初传统家庭的物品,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包括印尼。它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日常生活中呈送食物、水果或点心,也常在传统仪式或祭祀活动中使用。这种物品通常出现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复杂且精致的雕刻图案反映了欧洲艺术风格或殖民风格的影响,同时融入了本地元素。这类物品通常由贵族家庭、富商或采纳本地与西方传统相结合的土生华人家庭拥有。
青铜烛台

在印尼的寺庙中,常见的物品之一是由青铜制成的烛台,这在传统和宗教仪式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青铜烛台用于祭祀仪式。点燃的蜡烛代表着人们的祷告和希望,供奉给中国神祇,并象征着生命、光明和祝福。除了其神圣的功能外,这些青铜烛台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此类物品通常被视为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青铜烛台已有数百年历史,展示了印尼华人文化的历史轨迹,以及他们与祖先传统和宗教的关系。
文/图:南方+记者 刘梓薇
【作者】 刘梓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