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演界|人气编导耿子博携《北斗》亮相上海舞台:当千年星图在现代舞台上流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6:42:00    

7月19日晚,随着灯光渐暗,舞台前升起一道微光,舞蹈剧场《北斗》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内上演。这场由耿子博导演执导的作品用肢体语言编织出一幅跨越千年的星宿画卷,以“温暖、浪漫、奇幻、治愈”的艺术表达,让观众在90分钟里完成了一场从泥土到星辰的心灵冒险。

《北斗》的舞美设计李奥以极简手法构建出“天地混沌”的意象:深邃的深蓝色幕布如夜空铺展,数十根可升降的透明光柱随舞者动作变换角度,时而化作北斗七星的勺柄,时而成为少年穿越黑暗的荆棘。

灯光设计朱美昱则用冷白与暖黄的光影交替,精准复刻出“斗转星移”的时空感——当北极星少年坠入黑暗时,舞台瞬间被墨色吞噬,唯有一束追光如星光般固执地追随;而当他寻回第一颗星时,漫舞台的光点如星火燎原般亮起,引发全场观众轻声惊叹。

作为山眠剧场首部镜框式舞台作品,《北斗》延续了耿子博“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的创作理念。作品以中国最早的星宿信仰为内核,讲述北极星少年从噩梦中苏醒,穿越北斗坠落的泥泞,最终找回七星的冒险故事。

吴雨承领衔的主演团队用凝练的肢体语言,将“斗柄东指,天下皆春”的古老智慧转化为可视的艺术:群舞者以脊背为轴的旋转,暗合北斗七星四季运转的轨迹;而少年独舞时那一次次被重力拉扯的跌倒与站起,恰似先人在黑夜中辨认星象的执着。

耿子博在创作中始终坚持“扎根传统,面向当代”。这位曾获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金奖的编导,将太极的圆融、水袖的飘逸与现代舞的爆发力熔于一炉。在“坠入黑暗”段落中,舞者们以锁舞(Locking)的顿挫动作模拟星轨断裂的瞬间,紧接着用太极云手的连绵轨迹表现宇宙能量的流动,刚柔相济的编排让现场观众感受到“破与立”的哲学张力。

音乐设计上,作曲家林啸天(BLACK0)的处理同样暗藏巧思。电子合成器模拟的宇宙电波与古筝的泛音交织,既营造出星空的神秘感,又呼应着“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当少年在泥泞中摸索前行时,低音贝斯的震动如大地脉搏般贯穿全场,而当七星归位时,古老星歌,听觉上的“古今对话”为作品增加了动人的质感。

谢幕时,耿子博带着主创团队向观众深深鞠躬。这位从小痴迷星空的编导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说:“北斗七星指引方向的意义,在今天依然重要——我们都在寻找自己的'星图'。”

7月20日下午2时,《北斗》还将再加演一场。这场融合了星宿信仰与现代美学的演出,不仅是一次艺术呈现,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邀约——正如耿子博所言:“当我们抬头看星时,与千年前的先人共享同一片天空,这种连接本身就是最珍贵的治愈。”

原标题:《演界|人气编导耿子博携《北斗》亮相上海舞台:当千年星图在现代舞台上流转》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蒋迪雯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董天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