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评论员 陈淑婷)随着夏日高温持续,亲水活动成为市民消暑常态,溺水风险也随之攀升。7月21日16时20分,石首市九曲湾江面突发险情:一名小学五年级学生在江边活动时突遇急流,生命岌岌可危。危急时刻,石首市游泳协会九曲湾志愿救援队(红十字水上救护站)队员与附近浆板运动爱好者迅速联动,仅用8分23秒就完成了生命救援。此次成功救援,展现了社会力量参与水域安全防护的成效,更以鲜活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水域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防溺水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荆州、石首等地江河湖泊纵横,水下地形复杂多变,夏季汛期水流湍急,监管任务艰巨,且部分偏远河段的防护设施仍有薄弱环节,防溺水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此次成功救援得益于社会力量的及时响应,但也凸显了对重点水域常态化、专业化巡查值守力量的迫切需求,我们当汲取教训、筑牢防线,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闭环管理。
压实监护责任,筑牢家庭防护堤坝。家长是未成年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暑期防溺水工作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家长必须摒弃“短时间脱离监管无妨”的侥幸心理,时刻将孩子的行踪纳入视线范围,尤其要警惕孩子趁家长不备,结伴前往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水域。可以借鉴沙市实验小学的情景剧教学模式,通过家庭角色扮演、观看溺水案例纪录片等方式,让孩子直观感受水下暗流、漩涡等隐藏危险,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成人监护时靠近水域”的安全准则内化为自觉行动。同时,家长也要主动学习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了解居住地周边危险水域分布,在带孩子外出时主动避开汛期水位暴涨的河道、泄洪渠等高危区域,以细致入微的监护为孩子筑起坚不可摧的家庭防线。
凝聚多方合力,织就社会防护网络。防范未成年人溺水,需要多方聚力、协同作战,才能真正织密群防群控的安全网络。政府部门要持续深化联动机制,水利、应急、公安等部门需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密重点时段、重点水域巡逻频次;在隐蔽险滩、废弃码头等薄弱区域增设智能监控设备,确保危险水域全时段监管无死角。学校要创新暑期安全教育形式,通过家校联系群等方式强化家校沟通,定期推送防溺水提醒,动态掌握学生居家及外出安全状况。社会力量应积极参与,组建由民兵、志愿者、游泳爱好者构成的巡逻救援队伍,坚守水域防线,及时劝阻危险行为。红十字会等机构可扩大水上安全培训覆盖面,让更多市民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防溺水工作没有旁观者,唯有全民尽责才能守护生命安全。荆江两岸的治理实践与石首湖畔的成功救援,都在印证一个道理:唯有家庭监护的“细心”滴水不漏,部门监管的“用心”精准到位,社会参与的“热心”汇聚成河,才能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防线。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防溺水工作是对治理能力和社会文明的现实考验。让我们以案为鉴,以责任为基石,共同织密夏日防溺水安全网,让亲水时光始终与平安相伴,让每个家庭都能在夏日里尽享温馨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