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时隔十九年 “东海明珠”洞头再添发展新动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1:23:00    

央视网消息洞头岛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江口外,由302个岛屿组成,被誉为“百岛之县”和“东海明珠”。

过去,洞头岛的交通出行方式极为不便。由于洞头本岛位于海上,市民和游客主要依靠船只进出岛屿。尽管距离温州市区仅50公里,但由于没有直接的陆路连接,整个行程需要多次换乘,较为繁琐,也严重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直到2006年4月29日,洞头岛彻底改变了靠船只出行的交通方式。这一天,历经十年建设的温州(洞头)半岛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洞头海岛变半岛,改写了以海为家、仅靠舟楫的交通出行历史,开启了高速发展的东海时代。

19年后的今天,洞头又一重点交通工程取得关键性突破。

4月30日,随着最后一片300吨重的钢箱梁精准吊装至预定位置,由中交二公局承建的浙江省跨径最大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洞头峡跨海大桥顺利合龙,标志着这座横跨温州洞头海域的“海上长龙”实现全面连通,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洞头峡跨海大桥项目,是《浙江省省道干线公路网调整意见》中规划211省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黑牛湾港区的重要集疏运通道。

全长5.05公里的洞头峡跨海大桥设置3790米特大桥1座,963米大桥2座,212米隧道1座,平面交叉2处。自2022年4月动工以来,建设团队创新采用“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安装”模式,实现了“主墩封顶—节段梁架设—主桥合龙”关键节点的无缝衔接,顺利实现全面“牵手”。

中交二公局S211洞头峡跨海大桥项目技术负责人蔡田说:“我们项目的支座采用的是一个大量程的弹性支座。大量程弹性支座一般应用在规模比较小的桥梁项目,像S211这么大规模的项目是首次采用弹性支座的支撑形式。如果是刚性支座,那么主梁的位置,会有比较大应力集中。长期应力集中的话会使物体产生疲劳裂纹,影响桥梁耐久性。我们采用弹性支座减少了应力集中,把弯矩峰值消下去了,对主梁后期的耐久性非常有帮助。”

大桥合龙后,主体工程将全面进入桥面系的施工,后续施工团队将全力推进桥面铺装、护栏施工和连接线桥梁施工等工作,确保大桥按期高质量通车。

S211洞头峡跨海大桥项目下部结构班组施工员牟志兵告诉记者:今天合龙了我们班组大家都很激动,项目上这么多人几年的付出终于把它做完了。未来几个月把后续工作做好后也会奔赴下一个项目,但是以后如果从这里经过,我一定会给我儿子和女儿说一声:“你看,这是你老爸建造的。整个项目有我出的一份力,我会觉得很自豪。”

记者从中交二公局S211洞头峡跨海大桥项目常务副经理贺金龙获悉,该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作为洞头对外第二通道的“先头部队”,将有效缓解洞头地区的交通压力,特别是解决洞头对外旅游、通勤以及港口集疏运单一通道的问题。同时建成通车后将使洞头与龙湾国际机场、温州港港区以及温州东部综合客运枢纽实现有效串联,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完善。推动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产业升级。

来源: 央视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