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绵绵不绝,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各类文物,全国仅国有的可移动文物就高达1.08亿件,有各类博物馆6565家,不论大小,每个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但要说国宝最多的还数国家级大馆,你知道全国八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都有哪些吗?

一、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
北宋画家张择端作,绢本,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作品生动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的生活状况。

乾隆款金瓯永固杯
杯子口径8厘米,高12.5厘米,足高5厘米,清朝皇帝的专用酒杯,据说由乾隆皇帝亲自监造,是清代皇室的祖传法宝。

青玉云龙纹炉
宋代玉器,炉高7.9cm,口径12.8cm,炉底有乾隆的题诗,乾隆最喜欢的一件玉器,中国玉器的巅峰之作。

二、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
重量达830多公斤,形制巨大,是中国最重的单体青铜器,也是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四羊方尊
铸造精细,是商代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抗战期间,该国宝在内迁中被日军飞机炸成了20多块,解放后被修复。

九龙九凤冠
出土于定陵,是万历皇帝孝靖王皇后的凤冠,上面有九条金龙,九只金凤,还嵌有宝石百余颗,珍珠五千多粒,华丽贵重之极,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是《资治通鉴》全世界唯一的手稿,上面还有乾隆皇帝的藏印。


范仲淹文集,为北宋时印的范仲淹文集存世孤本,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三、陕西历史博物馆

镶金兽首玛瑙杯
此杯琢工精细,晶莹瑰丽,制作非常精美,1970年出土,高6.5cm,长15.6cm,是我国唯一一件唐朝时期的俏色玉雕,禁止出境展览国宝级文物。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
国宝级文物,汉武帝赐给阳信长公主及丈夫大将军卫青的赏物,通体鎏金鋈银,精雕细琢。1981年出土。

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高壶身前后有2匹舞马,后腿弯曲跪地,口衔酒杯,再现了给唐玄宗祝寿的舞马情景,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

四、河南博物院

贾湖骨笛
我国目前出土最早的乐器,距今有7800年~9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杜岭方鼎
商朝青铜器,是目前出土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妇好鸮尊
商代青铜器,大气肃穆,神韵独特,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玉柄铁剑
该剑制作精美,是至今为止,中国考古发掘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莲鹤方壶
春秋器物,高120厘米,口径31厘米,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国宝文物,1923年出土。

云纹铜禁
春秋中期青铜器,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1978年出土。

四神云气图
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做工最精美的墓葬壁画珍品,被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唐武则天除罪金简
因为武则天陵墓至今未发掘,这件金简也是存世的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

五、南京博物院

青花萧何追韩信梅瓶
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中国瓷器三绝之一,禁止出境国宝级文物文物 。

清乾隆蓝釉描金粉彩开光转心瓶
乾隆官窑创制的特有瓶式,镂空的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工艺极为复杂。

金蝉玉叶
1954年出土于明弘治年进士张安晚家族墓地,为贵族女子的发簪。

六、山东博物馆

亚丑钺
商代礼仪重器,是王权的象征,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殷商末期青铜钺的典型代表,1965年出土。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
1972年《孙子兵法》与失传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同墓出土,证实了孙武、孙膑不仅各有其人,也各自著有兵书,结束了千古论争。


明代九旒冕
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明初亲王冕冠实物,冕通高18厘米, 长49.4厘米,宽30厘米,是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所佩戴。

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彩绘铜车马
1978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出土时两辆车碎为3000多块碎片,专家用了近8年时间的修复,再现了2200年前这支极尽奢华的秦始皇銮驾车队的风采。

八、山西博物馆

晋侯鸟尊
西周时期礼器,高39,长30.5厘米。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

战国铜牺立人擎盘
战国时期的金属器,盘为圆形,下接支柱,可以灵活转动,1965年出土。

龙形觥
商代晚期青铜器,1959年出土,高19厘米,长43厘米,宽13.4厘米,器形独特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

九、洛阳博物馆

唐代三彩黑釉马

夏代乳钉纹铜爵
夏代贵族举行宴饮时的酒具,高22.5厘米,造型舒展空灵,简练朴素,被成为“华夏第一爵”,1975年出土。

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何尊
1963年出土于宝鸡,尊高38.8厘米,重14.6公斤,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正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出处,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