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应该是,沉稳、安静、踏实,有异于同龄人的成熟感。
而易烊千玺,就是这样的人。

这与他5岁开始学艺,跟着母亲坐公交、地铁奔波于北京各大特长班的童年经历有关。
也来自他13岁出道,在名利场游走,在舆论的漩涡里前行的青春体验。
网友都说易烊千玺有一个特别的“老灵魂”。

这源自他的成长经历,更来自他的选择,走一条不同于流量的演员之路。
不想让别人失望,也不想让自己失望。
- 01 -
易烊千玺,2000年生于湖南怀化。
易随父姓,千玺则是“千禧”谐音,易烊千玺名字寓意为欢迎千禧年的到来。

易烊千玺的妈妈,因家庭贫困而过早辍学南下打工。
所以,她下定决心,绝不让她的孩子跟她一样,过平庸的人生,而是“要成为与众不同的人。”
也因此,易烊千玺自小便背负着家人的期待。
当别家孩子还在玩泥巴时,易烊千玺已经往返于各种兴趣班。
书法、魔术、变脸、葫芦丝、拉丁、街舞、手风琴……

不知道易烊千玺有什么样的天赋,妈妈就给他什么都报一报,什么都学一学。
在一个选秀节目上,评委老师曾问他:“学这么多东西不累吗?”
他尴尬地笑了笑,说:“习惯了。”
习惯了放学后,搭乘再两个小时公交车去上课。
习惯了周末早上六点起床,从昌平赶到市里学跳舞,再搭末班车回家。
习惯了在公交车上吃饭、换衣服、把菜板支在腿上写作业……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易烊千玺的童年时间一再被安排和填充。
而加入TFB0YS组合是这种生活的延续,只是安排他的对象,从妈妈变成了公司。
2013年,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组成的TFB0YS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团体组合。
而最晚加入组合的易烊千玺,低调、不善言辞。
宛若小透明,遭到了不理智的粉丝排挤。
有很多人觉得,易烊千玺长得不如他们俩好看,唱歌也不如他们俩好听,所以十分排斥易烊千玺。
甚至签名会上,易烊千玺台前经常空荡荡,粉丝们只找王俊凯和王源签名。

路过易烊千玺时都是跳着过,仿佛他是空气,搞得他很尴尬,却还得陪笑脸……
虽然,当时TFBOYS光芒万丈,但这一切似乎都与易烊千玺没有关系。
没有鲜花和掌声的舞台,是不被人认可的孤独与撕裂感,对于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该是怎样的痛苦?
面对粉丝的种种质疑以及不认可,易烊千玺就像最初学习舞蹈时那样,默默接受这一切,积蓄着自己的力量。
后来,他有了属于自己的粉丝,成了更多人的榜样,也背负更多人的期待。
站在万众瞩目的地方,易烊千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
当一个人背负众多的期待,及满满当当的安排,就注定他无法法像同龄孩子一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02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提起易烊千玺,最先想起的始终是那个唱“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的腼腆内向小男孩。
当王俊凯发出“一直在向外界传达我已经长大的讯息,但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收到”的疑问时。
当王源歌唱着“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时。
TFB0YS中年龄最小的易烊千玺,却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一样。
长大后的易烊千玺,一直试图颠覆大众对他固有印象。
但四字弟弟,到底是什么时候长大的呢?
一部《少年的你》横空出世,很多人以为易烊千玺是在这部戏间一夜长大成熟。

殊不知,在此之前,他早已选好了演员这条路。
17岁拍《长安十二时辰》,他穿着宽大的戏服,坚定地说“以后能好好演戏就行”。
易烊千玺对自己未来的探索,刚好就发生在这个阶段。
那段时间,他要准备高考,录《这就是街舞》,拍《长安十二时辰》,三线并行。
身体疲惫不堪,压力催促着他做出抉择,以后要去往哪个方向——他决定抓住演员的主线。
头脑清晰的选择,大于庸庸碌碌的努力。
易烊千玺要掌控自己的生活。
他主动向导演曾国祥争取试镜机会,争取《少年的你》中小北的角色。
三次试镜,前后历经一年多。

曾国祥看到他介于少年和男人之间的变化,才确定他就是自己想要的小北。
当以第一名考进中戏后,他就踏踏实实在学校上课,像是突然从娱乐圈蒸发,两年没有出来拍一部戏。
就像4年前,他在入学典礼的演讲上,许下对自己和千禧一代的期许:
“作为千禧一代,这个时代呼唤更多潜心修行的自我艺术工作者,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我们眼睛除了平视或仰视,更应该俯视。俯视疾苦和病痛,俯视角落和夹缝。”
结果众所周知,4年后,他交出了一份相当响亮的成绩单——
3次影帝提名,2次获新人奖;
一番票房28亿,领衔主演总票房141亿;
最后,成功晋升为“中国影史最卖座演员第九”。

只因他曾说:“希望我能不让我自己失望。”
- 03 -
如果可以选择,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早熟的孩子。
易烊千玺也是如此。
易烊千玺的置顶微博是一则Vlog,视频记录了他戴上墨镜,大摇大摆地游荡街头。

用镜头记录街头的一切:
坐下小憩的环卫工人,拄拐老人弯腰看车下的狗,脚气王小广告,口罩遮脸睡在马路长凳上的路人……

镜头下,易烊千玺的生活变得生动细致,妙趣横生。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肆无忌惮地当一名“普通市民”。
在早前8000万粉丝福利的视频《前座剧场》中,易烊千玺重走当年上兴趣班的老路。
讲述这条路上的变化,还有那些和妈妈之间的小故事。
小时候的事情,易烊千玺总是如数家珍。
当回忆涌上心头,他泛着泪光说着:“我最热气腾腾、最有活力、最怎么着的,就是在昌平那六年,小学那会儿。”

在最应该闹腾的年纪里,易烊千玺丢掉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也丢掉了很多可以任性的机会,他选择了要满足家人的期待,成为了一个早熟的小孩和一个成熟的大人。
易烊千玺似乎在一夜长大。
他被贴上了各种标签,比如顶流、偶像。
但他内心始终是清醒——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想要做什么,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选择了主动成长,而不是一味迎合所有人的期待,并最终长成一个自由的人。他说:
“十三四岁那会儿被选择,所以十七八岁就会开始找我想要什么。
我的努力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好,我真的不去在意别人讲什么话。”
让粉丝喜爱的,或许正是他不因名利双收变得浮躁反之投入于热爱的心,及这个年纪里难得的清醒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