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广西博白地图地理位置(博白县28个乡镇名称的由来及概况)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08:22:19    

博白县是玉林市辖县。因县境有博白溪,又称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置博白县。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博白县,“以博白江为名”。博白,古称白州。位于广西东南部。东接广东省湛江市,南依北海市,西邻钦州市,北靠玉林市。地处东经109°38′-110°17′北纬21°38′-22°28′。博白县2022年户籍人口193.2191万,2023年常住人口139.57万,面积3836km²。2022年GDP数据为359.25亿。

博白县一共28个乡镇。是广西乡镇数量最多的县,也是广西客家话人口最多的县。

博白镇:因地处博白县县城而得名。博白镇是2021中国西部百强镇,是广西文明村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2平方公里。今博白镇由原博白镇、原城厢镇、原绿珠镇合并而来。

双凤镇:相传有地理堪舆先生路过此处,看到此处有一块风水宝地,中间有一白石,似一对金鸡,此话传为美谈。后来人们以一对金鸡命名双凤。位于博白县北部。面积99平方公里。为县茶叶生产基地。古迹有绿珠井。

顿谷镇:顿谷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顿谷圩而得名。处山谷汇合处,故名。位于博白县中部偏西北。面积139平方公里。清同治年间建圩。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景点有伏波祠、博白县八景之首宴石寺。

水鸣镇:水鸣镇,因泷底江(今水鸣江)水声如鼓鸣而得名。位于博白县西部,是博白县西部中心乡镇。面积96.8平方公里。

那林镇:1949年那裸乡与林村乡合并时各取其中一字而得名。位于博白县西北部。面积202平方公里。是县茶叶生产基地。境内有广西鸟类自然保护区和那林水源林保护区。境内有县八大景点之一“云飞圣迹”。

江宁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江宁村而得名。传江宁街建街前, 街左三条小江汇合处常出事。清光绪年间(1875—1908),当地群众择今江宁镇第一中学校舍为址建镇江庙,自此之后,三江汇合处安宁无事,该地也聚集成街,故名。位于博白县西部。面积154平方公里。是县茶叶生产基地和芒竹编制品出口基地之一。本地特色产业有网箱养鱼、大棚养鸡、椎木养菌。

三滩镇:因镇人民政府驻三滩村而得名。三滩街明初始建,因附近大白江有三个江滩——蛤母滩、吊滩、七仙滩,故名。位于博白县东部。面积99平方公里。是荔枝、龙眼、淮山著名产地。是农副产品集散地。

黄凌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黄凌村而得名。1943年建圩,以黄池垌、凌清2村名各一字得名。黄凌镇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村镇。位于博白县东部。面积102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

亚山镇:清康熙年间建圩,附近多乌鸦,得名鸦山后以谐音得今名。位于博白县中部。面积133平方公里。有博白林场、农场及水电站,并有温罗温泉。为农副产品集散地。

旺茂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旺茂村而得名。清乾隆年间建圩。取生意兴旺茂盛意得名。位于博白县中部。面积120平方公里。是县荔枝、龙眼主产区之一。

东平镇: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设圩于河流之东,在平地村境内,因而得名。位于博白县中部。面积202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红砖、编织、爆竹、山楂饼、糖果、罐头等厂。土特产有芋苗、黄瓜皮。

沙河镇:沙河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沙河圩(街)而得名。因南流江至此折流,河沙多堆积,故名。位于博白县西部。面积178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化工、五金、浆料、农机、罐头食品、皮具、篷布加工等厂。

菱角镇:因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前后,菱角镇一带水田居多,田上长满菱角而得名。位于博白县西部。面积160平方公里。所产红碎茶闻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制茶、红砖等厂。所生产的毛尖茶是自治区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

新田镇:新田镇因明末清初在境内开垦大片田地而得名。以新塘、马田2村名各一字得名。位于博白县中部偏南。面积118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农机、芒编、爆竹等厂。芒竹编产品闻名。

凤山镇:凤山镇因镇政府驻凤山村而得名。凤山街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传该地原是一座小山,人们迁居时从地里挖出一对凤凰,故名。位于博白县东部。面积154平方公里。有农机、农具、服装、爆竹、油毡、造纸、编织等厂。

宁潭镇:宁潭镇旧称冷潭。因圩北面有一潭,名鹤木潭,水深5米,水温很低,故此得名;后因“冷”字命名不雅,又改为“宁潭”,沿用至今。位于博白县东部。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矿产有金 、铅锌、铁、铜等。有爆竹、废胶加工、红砖、印刷、造纸、糖果等厂。

文地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文地村而得名。明正统年间建圩于东门坡,称东门圩。1956年迁今址。原为坟地坡,后雅化为今名。位于博白县东部。面积115平方公里。文地镇是全国重点镇。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烤烟、大米加工、火电、编织、印刷、陶器、红砖等厂。黎湛铁路经此并设站。

英桥镇:英桥街原阳阴桥街,明末始建因乡人陈宏观在街东漆边建阴骘桥而得名,由原名阴桥,雅化得今名。位于博白县东南部,面积126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造纸、陶瓷、农具、食品、竹器等厂。

那卜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那卜街得名。那卜为壮语底层词,含义有两说。一说那卜,壮语 Nazbuz,“那 naz”指田,“卜 buz”指岭丘。因村周围都是水田和小岭丘, 故名。另一说法那卜,壮语 Nazbamh,“那 naz”指田,“卜 bamh”指烂, 即烂泥。因村附近水田多为烂泥田,故名。位于博白县东南部,面积126平方公里。

大垌镇:大垌街因清乾隆年间始建于较大的田垌上,故名。位于博白县南部。面积75平方公里。是县著名烟叶产地。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瓷器等厂。

沙陂镇:沙陂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沙陂圩(街)而得名。清咸丰年间建圩。遇大风到处是飞沙,故名。位于博白县南部。面积105平方公里。是博白、广东廉江两县边境物资集散地。有铁锅、造纸、铸造、瓷器等厂。

双旺镇:因辖区内旺泥塘、周旺均含旺,故得名双旺。位于博白县南部。面积110平方公里。是农副产品集散地。有芒编、砖瓦、农具、泥油、发电、矿粉、农机等厂。

松旺镇:松旺镇,因与容县松山乡同名而改为松旺。以松山兴旺意得名。位于博白县西南部。面积184平方公里。清雍正年间建圩于江滩,称江滩圩,嘉庆年间迁至松山村,改名松山圩。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芒编、草帽、印刷、红砖、农机等厂。

龙潭镇:相传古代一天风雨大作,一条巨龙从河里腾空而上,从此河中出现一个深潭因而得名。位于博白县南部。面积160平方公里。龙潭镇是全国重点镇。是博白县南部第一大镇。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农械、爆竹、印刷、塑料、红砖等厂。

大坝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大坝圩(街)而得名。清道光年间建圩。原为大草坝,故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

永安镇:永安镇,因镇人民政府驻永安村而得名。永安街民国二年(1913)十一月始建,因建 街当日请来戏班演唱,十分热闹,往来群众多,交易繁忙,一派兴旺之气,为使 该气象永久保持,百姓安居乐业,故取名“永安”。位于博白县西部,面积108平方公里。永安镇是全县重要猪苗生产基地。

径口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径口村而得名。传径口明正统年间(1436—1449)始建于长径山口平地处,故名。位于博白县东北部,面积 162.69 平方公里。是博白县生猪养殖基地。

浪平镇:浪平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坐落于原名“浪平圩”的浪平村而得名。“浪”当地指宽阔、开阔, “平”指平坦。传浪平(亦作“郎平”)街元末始建,因街亭建在两河交汇处,河两岸是开阔平坦的田野,故名。位于博白县北部,面积111平方公里。景点有桂门关。

博白县各乡镇分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