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哪些事情证明

    2025-01-12 20:34:47

    合同、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的证明:中国公证机关可以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法律文书和行为的证明:公证机关还可以证明法律行为以外的法律文书,包括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以及法律事实,如行为和事件。非争议性事实的证明:某些事实虽然不一定发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也可以进行公

  • 失实举报怎么处理

    2025-01-06 19:34:22

    失实举报的处理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规定。以下是处理失实举报的主要步骤和原则:区分诬告与错告诬告:故意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受到其他严重处理。错告:由于对事实了解不全面或存在误解而导致的举报失实。恶意陷害的处理如果举报人主观上存在恶意陷害,可能涉嫌诬

  • 报案具备哪些条件

    2025-01-12 20:51:13

    报案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犯罪事实:必须有实际的犯罪行为发生,这包括犯罪预备、实施、未遂、中止或既遂。刑事责任:犯罪行为需要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惩罚性,即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管辖范围:案件必须在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内。证据充分:报案时应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犯罪事实的存在,如微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 为什么民事要再开庭

    2025-01-08 12:56:45

    民事案件需要再次开庭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次开庭未完全查清事实第一次庭审中可能存在证据过多、证人过多或案情复杂的情况,导致未能完全查清案件事实。承办法官可能认为第一次开庭没有能完全查清案件情况,需要进一步核实和调查。需要进一步核实证据和事实在第一次开庭后,可能出现了新的证据,需要双方质证

  • 侮辱和诽谤哪个严重

    2025-01-16 08:53:06

    侮辱罪和诽谤罪的严重程度在法律上被认为是相当的。两者都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并且都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会构成犯罪。具体区别在于:行为方式诽谤罪通常涉及口头或书面传播虚构事实。侮辱罪可以通过暴力或其他方法,包括使用真实事实损害他人名誉。行为表现诽谤罪侧重于通过捏造并散布虚假信息来损害他人名誉。侮

  • 诽谤罪是什么什么

    2025-01-10 09:25:13

    诽谤罪是指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并且行为人明知其捏造并散布的事实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

  • 离婚答辩和举证哪个好

    2025-01-16 10:52:37

    在离婚诉讼中,答辩和举证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作用和重点。 答辩主要是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和事实进行回应,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答辩的方式包括:1. 补足应提交的证据,防止举证期间过期。2. 注意与承办法官联系,及时知晓开庭时间。3. 不放弃与对方的调解协商。 举证则是向法庭提供证据,

  • 笔录什么作用

    2025-01-11 00:26:48

    笔录在法律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案件事实:笔录详细记录了案件的相关情况,包括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等关键信息。这有助于准确反映事件真相,并为公安机关确定案件事实提供重要依据。在复杂的行政案件中,笔录能够整合分散的信息,形成完整的案件事实链条,便于全面了解案件情况。提供证据

  • 照亮困境儿童求学路 烟台不断拓展多个助学项目帮扶范围

    2025-08-11 09:22:00

    水母网8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王玉华 王晶)“祝贺你考上大学,这是新学期的5000元助学金。”近日,海阳市民政局工作人员给刚被聊城大学录取的准大学生小昊送去了助学金。小昊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照政策,小昊每学年有1万元的助学金,分两个学期发放。2021年,烟台争取省民政厅支持

  • 诽谤有什么罪

    2025-01-11 11:46:43

    诽谤罪是指 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犯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体而言,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在于:行为方式:诽谤罪侧重于“捏造事实”,即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对他人不利的虚